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|91最新亚洲精品中文字幕|99e在线视频|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2020

    <legend id="mp4ed"></legend>
      <mark id="mp4ed"></mark>

      1. <style id="mp4ed"><u id="mp4ed"><thead id="mp4ed"></thead></u></style>
        1. 歡迎訪問廣安區(qū)人民醫(yī)院官方網站 今天是:
          李建國專家講中藥粉末飲片的臨床應用
          發(fā)布日期:2021-08-10 來源:本站作者:廣安區(qū)人民醫(yī)院 瀏覽量:

          一、中藥飲片簡介

          飲片:特指由中藥材加工炮制而成,可以直接用以制備各種制劑的中藥形態(tài)

          飲片分類    

          1、單味藥飲片:普遍熟知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        2、復方飲片:神曲、蕪荑或大復方中與其他飲片同煎的六一散、碧玉散

          固體飲片:有片狀、塊狀、節(jié)段狀、顆粒狀,也有粉末狀。粉末飲片大多可直接服用,如《傷寒論》十棗湯,以十枚大棗煎湯送服甘遂、大戟與芫花的粉末;也可同煎,如《溫病條辨》三仁湯、《溫熱經緯》甘露消毒丹等復方,以水飛滑石與薏苡仁、杏仁、茵陳諸藥同煎。

          半流體或液體飲片:飴糖、蜂蜜、蘇合香、青蒿汁、竹瀝、五汁飲各藥

          二、粉末飲片歷史悠久

              《神農本草經.序例》指出:“藥性有宜丸者,宜散者,宜水煮者,宜酒漬者,宜膏煎者,亦有一物兼宜者,亦有不可入湯酒者,并隨藥性,不得違越。”

                 中藥復方劑型和飲片狀態(tài)選擇的重要依據

                 所含有效成分水溶性好而且耐熱的飲片才可以入湯劑,否則便應選擇丸劑、散劑或酒劑。

               《本草經集注》:“凡湯酒膏中用諸石,皆細搗之如粟米,亦可以葛布篩令調,并以新棉別裹納中?!报D―       《本草衍義》:“亦須稍細,藥力方盡出,效亦速?!?

               《千金方》:“凡湯中用麝香、牛黃、犀角、羚羊角、蒲黃、丹砂,須熟細末如粉,臨服納湯中,攪令調和,合服之?!?

               《本草蒙筌》:“湯中用沉香、木香、乳香、沒藥一切香竄藥味,須研細末,待湯熟,先傾汁小盞調服,然后盡飲?!?

          三、粉末飲片的理論依據

                 如《本經》所言,粉末飲片的選擇,是由中藥的“藥性”決定的,而且“不得違越”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首先要考慮藥物有效成分的水溶性和受熱后的穩(wěn)定性,同時還要注意藥物在湯劑中的利用率和資源、價格等方面的因素。

          1.有效成分水溶性良好而且耐熱的飲片才可以入湯劑

                  (1)有效成分不溶于水,或有效成分受熱后容易揮發(fā)、破壞的藥 物,必須使用粉末飲片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 (2)名貴、珍稀、瀕危物藥,服用粉末飲片, 可以節(jié)約藥材,提高利用率,保護資源,實現中藥材的可持續(xù)利用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 (3)有效成分水溶性不太好,或受熱后有一定影響的藥物,使用粉末飲片,也可提高利用率,減少藥物的用量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 (4)質地堅硬的礦物、動物骨角類藥,采用粉末飲片包煎,可減少煎煮時間節(jié)約能耗,并且增加藥湯中懸浮的微粒數量,保證療效的發(fā)揮。

          四、粉末飲片的法定依據

           1. 粉末品種確定的法定依據 


                   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2010 年版一部“用法與用量”項下規(guī)定可以“碾粉”使用的品種;   

                  “炮制通則”:“其他不宜切制者,一般應搗碎或碾碎使用?!?/span>

                    地方炮制規(guī)范

          《藥品管理法法》第十條授權省藥監(jiān)局代表國家批準炮制規(guī)范(飲片質量標準)

              “中藥飲片必須按照國家藥品標準炮制;國家藥品標準沒有規(guī)定的,必須按照省、自治區(qū)、直轄市人民政府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部門制定的炮制規(guī)范炮制。省、自治區(qū)、直轄市人民政府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部門制定的炮制規(guī)范應當報國務院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部門備案?!?/span>

              醫(yī)院、藥典不能加工粉末飲片!省局也不能不作為!


          2. 粒度確定的法定依據 

                  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2010年版一部“凡例”三十 九條(9)有關中藥粉末粒度分為:最粗粉、粗粉、中粉、細粉、最細粉、極細粉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  直接服用的粉末飲片一般選擇“最細粉”(125微米)、極細粉(90微米)標準為打粉粒度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超微粉碎(10----15微米)

            

                 至今無質量標準 

                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僅規(guī)定了中藥的藥材名和飲片名,基本(僅有馬錢子粉)沒有規(guī)定粉末飲片的通用名稱,也沒有規(guī)定相應的“性狀”、“粒度”等有關質量標準。


                 需要逐一建立標準    

                 

                 生產企業(yè)需要通過粉末飲片GMP認證  

          《藥典》規(guī)定的粉末飲片品種不全面

                   

                  只涉及人參、三七等大約50個品種

                   應增加天麻、丹參、西紅花、西洋參、肉豆蔻、肉桂、紅參、赤石脂、豆蔻、沉香、靈芝、阿膠、砂仁、酸棗仁,穿山甲、雞內金、海螵蛸、鹿角等幾乎所有的動物藥以及茯苓、八角茴香、山楂、山藥、小茴香等藥食兩用品種。

          五、適合粉末飲片的常用藥物

          1.有效成分不溶或極難溶于水,不能或不宜入湯劑的中藥:

                琥珀、乳香、沒藥:有效成分是不溶于水的樹脂和揮發(fā)油。

                紫河車、蛤蚧:有效成分為激素、酶類、肌肽等,受熱易破壞或水溶性差,不宜煎煮。

                穿山甲:所含揮發(fā)油、肽類、角蛋白等成分,不宜做湯劑,歷來多作散劑服用。

                全蝎、蜈蚣、水蛭:活性成分受熱易破壞或 難溶于水,歷來不入湯劑。

                青黛:本身是從水中析出的加工品,各種成分基本不溶于水。

                赤石脂、禹余糧:屬于吸附性止瀉藥,適合吞服細粉。

                血余炭、棕櫚炭:主要有效成分為炭素,水溶性差,粉末又有吸附止血作用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甘遂、大戟、芫花:主要有效成分是不溶于水;用以逐水,自《傷寒論》開始一直使用粉末飲片吞服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2. 主要有效成分為揮發(fā)油,最宜作散劑沖服,入湯劑藥效會明顯受到影響的中藥:

            麝香、冰片、蘇合香、安息香:有效成分受熱破壞,歷來強調不能見火,不能入湯劑;半流體狀的蘇合香多入丸劑或酒劑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沉香、豆蔻、砂仁、沉香、木香、肉桂、丁香等大多數芳香性的藥物,煎煮時易揮發(fā)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蔓荊子:含揮發(fā)油,且為種子類藥材,質地輕浮,不便煎煮;炒后入湯劑不盡合理。

           3. 有效成分不耐高溫,入湯劑容易破壞的中藥:

                牛黃:歷來只入丸、散劑。

                蟾酥:有效成分蟾毒配基、蟾蜍毒素類受熱破壞,只入丸、散

                雞內金:所含健脾消食的促胃激素,受熱即失去活性

                麥芽、稻芽、粟芽:健脾消食成分淀粉酶,受熱失去活性

                雷丸:所含驅蟲有效成分雷丸素為蛋白酶,受熱即失去活性

                4. 名貴、珍稀、瀕危物種,服粉末可以節(jié)約藥材,降低藥費,又有利于保護資源的中藥:

                人參 、西洋參: 煎服3―9g,研末吞服1―2g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三七: 煎服3―9g,研末服2―3g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羚羊角:煎服3―6g,研末服0.5―1g。 

                 冬蟲夏草: 煎服6―10g,研末吞服1―2g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石斛:煎服每日6―15g,研末吞服2―6g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川貝母:煎服3―9g,研末服2―3g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天麻:煎服6―10g,研末服2―3g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鹿茸、藏紅花、珍珠、海馬、 血竭: 歷來多研末吞服。

             5. 多作湯劑,加工為細粉包煎,可縮短煎煮的時間,又可增加溶出物或懸浮物的中藥:

                 中藥的湯劑不完全是溶液,往往懸浮有粉末狀藥物顆粒。白虎湯加粳米煎煮會大大增加石膏細末的懸浮量,從而增強其清熱瀉火之力;這類藥物粉碎后煎煮,可以提高利用率,其日服用量也會明顯減少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宋代興盛的煮散劑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和經驗形成的。煮散是將藥材預先制備為粗顆粒,配方后再煎煮服用,其歷史功績值得肯定。

           6. 多作湯劑,加工為細粉包煎,可縮短煎煮的時間,又可增加溶出物或懸浮物的中藥:

                 石膏、磁石、赭石:主要成分為含水硫酸鈣及四氧化三鐵、氧化亞鐵、三氧化二鐵,醋制后生成少量醋酸鐵。

                石決明、珍珠母、蛤殼、牡蠣、龜甲、  鱉甲 、龍骨、龍齒:主要成分為碳酸鈣、磷酸鈣,煅后主要為氧化鈣;氨基酸 、角蛋白、骨膠原、動物膠及微量元素等。

          7.湯劑、散劑均宜,但更宜作散劑的中藥:

                白術、蒼術、厚樸、佛手、羌活、獨活、白芷、防風、吳茱萸、川芎、姜黃等:所含揮發(fā)油為有效組分之一,或含水溶性差的香豆素類等成分等,散劑優(yōu)于丸劑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大黃、蘆薈:所含瀉下,作用的蒽醌類有效成分不耐熱,且湯劑很難掌握服用量;習慣泡服,既麻煩又難掌握服用量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決明子:所含瀉下作用的蒽醌類有效成分不耐熱,入湯劑很難掌握服用量;所含潤腸通便的脂肪油難溶于水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茯苓:入湯劑利用率低,且煎煮時間較長,費時耗能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海金砂:質地輕浮,煎煮不便,容易逸失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酸棗仁:為養(yǎng)心安神藥,所含大量非水溶性的脂肪由于滋養(yǎng)作用密切相關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延胡索:本品活血止痛的主要成分是生物堿,其水溶性不強,散劑的療效優(yōu)于湯劑;而且散劑的服用量可以減少一半。

                 白及:本品內服主要用于上消化道出血,大量臨床實踐證明散劑的療效優(yōu)于湯劑。

          結語

               粉末飲片是中藥飲片的中藥組成部分,合理使用,既節(jié)省資源,減少藥費,又提高藥物的利用率,增強臨床療效,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。

                但是,古人又感嘆“膏丹丸散,神仙難辨”,意思是在古代的技術手段條件下,對于粉末飲片質量的判斷和監(jiān)管,非常困難。就是今天,也需要有序發(fā)展,必須逐一建立可控的質量標準,并落實有效的監(jiān)管措施。

          上一篇:返回列表